最后冲刺必看题目(20道)
今天先2道,
1简述“五朵金花”
2、 简述清末新政内容并评价其影响
3、 简述两次国共合作
4学术界有“唐宋变革”这一说法,你如何看待?
5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6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7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8土地问题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
9“层累地造成古史”
10“王与马共天下”,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分别首先出现在哪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
11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意义?
12陈寅恪在《论韩愈》中对唐代的评价,大概是说说唐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结合史实论述
1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与敌后战场的抗日活动。
14略论清末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15试比较近现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
16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17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18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19简述三十年代关于西化问题的讨论。
20.评价李鸿章
觉得不错,请在最后点击一下广告以鼓励鼓励小编哟
1简述“五朵金花”
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深入研究,如晁福林、翦伯赞、侯外庐。
“五朵金花”是指古代史研究中的五个问题,因当时的电影《五朵金花》而得名。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即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学术界开始套用这个模式来分析中国历史。对于奴隶社会的起始时间,有夏朝说、殷商说。对于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统一说、西汉说、东汉说、魏晋说、东晋说。不过,近几十年来,学术界提出了中国历史无奴隶社会和无封建社会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历史事实发生了冲突。对于第一个问题,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论。第二个问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中国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应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有战国说、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前期说、明中期说、清代说,时间跨度非常大。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一是因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二是因为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情节。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弄清楚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第三个问题是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天下是君主的私有财产,土地应当为皇帝所有。而在实际情况中,农民却成了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私有制,难以判定土地所有者是谁。有学者提出,土地在法权上为皇帝所有,在事实上为农民所有。第四个问题是农民战争的问题。原来受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对于农民战争一味地肯定。近年来,有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否定的观点,认为农民战争未必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其中也有地主阶级妥协的成分。对于农民战争的作用有些夸大了。第五个问题是民族与疆域问题,即汉民族的形成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汉民族如何形成的,与周边民族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由此还引发出了关于中国疆域的问题。如何看待元清史,也是一个引起了巨大争议的问题。
“五朵金花”的出现是受传统的固定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于这五个问题,我们要打破教条主义的枷锁,实事求是,展开论证分析。我们不能迷信于传统的经典理论,而忘记了学术研究的开拓。这五个问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思考,看一看其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细致分析。
2、 简述清末新政内容并评价其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深入研究,《清末新政史》是其杰出代表。
清末新政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政治上,进行了官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收回了地方督抚手中的部分权力,而摄政王载沣又没有足够的权威和权谋,导致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后来,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原定20年的预备立宪期后来一直缩减至9年。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在这份宪法中规定了君主集权的内容,一直被后世诟病。近年来,有人认为其中有一定篇幅保障民权,是值得肯定的。三次国会请愿后,清政府组建了“皇族内阁”,使得立宪派人心尽失。对于皇族内阁,一致认为这是清廷“假立宪、真集权”的表现。不过,也有人认为评价“皇族内阁”不能只看身份,不看立场。在这些人中,大多数人是支持立宪的。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振兴实业。这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文化上,兴西学、办学堂、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但也对清王朝的覆灭产生了影响。废除科举制,断送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被社会完全吸纳。这使得传统知识分子不得不转型。一部分转攻西学,一部分进入城市的出版、传媒等系统,一部分进入了新军,还有一部分参加了革命。在派遣的留学生中,绝大部分去了日本。在日本,一部分留学生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革命党,后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军事上,编练新军,进行筹饷。原计划编练新军36镇,后未能成功。在编练新军时,进行筹饷,使得清王朝民心尽失。原来清政府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辛丑条约》签订后,要支付大量赔款。现在筹饷更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对老百姓的剥削就要加重。在新军中,一些传统知识分子对朝廷不满,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但是,也为北洋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清末新政的动机是为了挽救清王朝,可结果却是埋葬了清王朝。这体现的是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清王朝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也为革命提供了一系列的机会。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因为摄政王载沣等决策者,缺乏政治智慧,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三是改革太晚,贻误时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日也有研究的必要,对于我们的现在也有着重大意义。
3、 简述两次国共合作。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如王奇生、金以林等。
两次国共合作指的是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就是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当时,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接洽。孙中山在一番详细考察后,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国共两党组建了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也沉重打击了张作霖的势力。但是,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激烈。廖仲恺遇刺后,出现了西山会议派和戴季陶主义。中山舰时间和整理党务案之后,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遭到了清洗,也使得共产党失去了领导权。后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共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分共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从此,国共两党陷入了十年的内战之中。这也使得“左”倾思想在党内蔓延,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都寄希望于和平解决此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同意合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次合作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表面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国民党领导,可实际上谁也领到不了谁。双方有着独立的政权、独立的军队和独立的政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主力会战。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在敌后战场发动群众,对日军展开进攻。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也发生了许多摩擦,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皖南事变。无论如何,双方精诚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了重庆谈判。后来,国共内战爆发,“双十”协定作废,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一次合作破裂后,国共又陷入内战,最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两次国共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两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民国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发掘更多的史料,抽丝剥茧,更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一段历史。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对于今天也有着重大意义。
4学术界有“唐宋变革”这一说法,你如何看待?
唐宋变革论的提出者是日本学者、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内藤湖南,中国史学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邓广铭、宁欣等。
唐宋变革论的主要内容有:在政治上,隋唐贵族政治衰落,宋朝君主独裁政治兴起;在经济上,实物经济终结,货币经济开始;在文化上,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该学说认为,唐代为中世结束,宋代为近世开始。针对唐宋变革论,引起了学术界激烈讨论。隋唐时期,尤其是唐前期,是否为贵族政治?唐宋时农民人生自由发生何变化?部曲制到佃户制的转型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些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于是出现了南北朝隋唐之际变革说、唐中叶变革说、唐宋变革说、两宋之际变革说。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中世纪城市革命论”和“宋元明移行期”。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的中世纪城市革命概念,是以中心地学说为基本指导性理论框架, 开展对中国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的研究, 他概括为/市场结构和城市化中的中世纪革命, 认为这个革命具有鲜明的特点, 表现为:(1)放松了每县一市, 市须设在县城的限制;(2)官市组织衰替, 终至瓦解;(3)坊市分隔制度消灭, 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 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4)有的城市在迅速扩大, 城外商业郊区蓬勃发展;(5)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中小市镇。他指出, 政府放弃对贸易的干预和地区经济的商业化萌芽, 正是造成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原因。施坚雅经过对中国历史长时段的认真考察后指出, 这场中世纪城市革命并没有在中国的所有地区或大部分地区同时发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南宋时期所达到的商业化水准, 在其他大部分中心地区只是到明清时期才达到。从中世纪城市革命开始, 不但内地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 而且子地区间发展也常常不平衡。在公元10世纪, 中国西北大区域处于经济萧条时期, 而华北大区域却处于经济高涨时期; 在公元12世纪, 长江下游地区经济繁荣, 而华北大区却呈经济衰退之势。因而, 西北和华北区域的都市化都拖了下来。可以说, 中国多数区域的中世纪城市革命是到帝国晚期才发生的。作者认为, 城市职能的强度水平, 从唐初至中世纪周期末始终是稳定的, 或者甚至是增长着。真正重大的变化, 就是官僚政府在这些职能(行政社会职能及经济职能)上所起的作用在不断收缩。因而, 这场革命是整个社会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
在日本,中国史时代区分论争中“唐宋变革期”、“明清交替期”是常见的中心论题。而对南宋到明代中期约四百年的历史研究则很薄弱,尤其是将元代这个征服王朝与宋朝断裂开来。在日本,唐宋变革期以后的时代区分论中存在着三种观点:宋以降近世说、宋以降中世说、明末以降中世说。京都学派继承宋以降近世说,从广义的文化观上阐述唐末至宋发生的根本变革,而宋以降中世说与明末以降中世说都主张时代区分论应该以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基础,且两者的争论点是农奴制于何时形成。他们的讨论构成了关于中国自宋代到明代中期的定位有中国近世的前期、中世封建前期、古代奴隶制三种说法。20 世纪70 年代之后,日本出现了重田德的“乡绅支配论”, 而随之森正夫对重田此论提出质疑,透露出“乡绅支配论”与宋元明移行期的联系的必要性。20 世纪80 年代森正夫的“社会地域论”成为日本研究宋代以降历史的主流。在宋元明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键。
门阀士族在隋唐时代还有多少影响力,又是在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的?宋朝科举制得到极大发展,冲击了门阀士族,那是否彻底消除了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佃户制是何时全面推广的,部曲制何时彻底消失的?这些问题是解决唐宋变革论的关键。在文化上,平民文化到底有何种程度的发展也是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局部出现了一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整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个地区和每段时间发生的变化是否相同或相似,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答案要点:废相、权归六部后导致的政务繁杂,并逐渐掌握大权,内阁首辅
清内阁无权,权利在军机处
“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又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
6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答案:洋务运动:领导者为开明地主发展成的洋务派 学习器物
清末新政:清政府、改良派 学习制度
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新政”也不可能成功.清末新政的内容是编练新军,加强对人民的镇压,也不是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奖励实业方面,没有得力措施,相反增加捐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政也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挽救统治的又一举措.
7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一战:参战,导致五四,危机加深
二战:参战,中国崛起,四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战争基本上不是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问题表明中国又一次被列强欺骗了.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高涨的民族意识.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此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
8土地问题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
答案:
国民政府:平均地权、二五减租
中共:土地革命、土地改革
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平均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它空想的,无法实现。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政策。 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过渡时期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十年建设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9“层累地造成古史”
“古史层累说”是顾颉刚古史学说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与灵魂,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体系。就具体的古史研究而言,顾颉刚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古史层累说”,这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以说这是在“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支配下的方法论体系。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有三个涵义:
1、可以说明了为什么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
2、可以说明了为什么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物愈放愈大。
3、我们在这上面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那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10“王与马共天下”,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分别首先出现在哪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
答:“王与马共天下”为魏晋南北朝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实际的历史含意,反映了东晋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无论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还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都意味着天下不再是皇帝一人的,比君主独裁无疑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应予肯定。同时还应指出,这是皇帝与士大夫集团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利用、共同统治、共享富贵的关系,利益一致,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宋神宗与文彦博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在讨论变法时,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士大夫与百姓是对立的,士大夫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帝应首先考虑士大夫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这就是共天下的阶级实质。
答案中应梳理士族地主的衰落与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江南的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
11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安史之乱、两税法、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跨区域毛衣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唐王朝。该问题可以与市民社会相结合。
唐代以前,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城市中阶级等级差别明显。城市中,大部分居民为政丵府官员及其随从,产品经济在人民生活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商品经济,有限的工商业者被“坊市制度”严格束缚,缺乏活动的自由。这种情况下,政治在城市生活中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这种社会难以形成市民阶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中下层居民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渐增强,原来属于城市生活的下层——工商业者逐渐演变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最终导致市民阶层的形成。
12陈寅恪在《论韩愈》中对唐代的评价,大概是说说唐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结合史实论述
要点:三省六部的设置、科举制的兴起、士族的衰落、庶族的兴起、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 回应唐宋变革论
结合相关史实评价一下袁世凯在清末民初的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展开了研究,《袁世凯传》、《袁氏当国》是其杰出代表。
具体活动:1884年,任朝鲜通商大臣,平定甲申政变。回国后,编练北洋新军。1898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导致戊戌政变的发生。清末新政时,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巡警,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1911年率北洋新军镇压辛亥革命,逼迫清帝退位,谋取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1913年,密谋刺杀宋教仁。同年,为镇压二次革命,筹集了善后大借款。1914年,制定《中华民国约法》,总览大权,进行独裁统治。1915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1916年复辟称帝,改元洪宪,后遭到各方反对,只做了83天皇帝,郁郁而终。
对于袁世凯活动的评价,近年来有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戊戌告密,杨天石等人研究认为此事与戊戌政变无关,袁世凯与维新派联系并不深。对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一说法,有人提出质疑。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袁世凯倒戈,辛亥革命未必会成功。对于宋教仁案,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袁世凯是幕后真凶。而我们得到主谋是袁世凯的结论,是有罪推定,没有证据证明。而且,如果凶手是袁世凯的亲信,要是他在没有得到袁世凯授意的情况下刺杀宋教仁,那就不能认定袁世凯是主谋。对于宋教仁案,尚小明进行过深入研究。对于称帝一事,杨天宏等人认为袁世凯并非要实行专制,而是要实行立宪。而且,称帝一事可能并非出于袁世凯的本意,或是袁世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称帝的打算。 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只有等更多的史料公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出更为公正的评价。
1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与敌后战场的抗日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近期出版的《中国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和《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形式上来看,抗日战争无疑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的。因为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国民政府是当时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直接领导和组织了全国的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经过国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是国民政府行政区划中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是经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建立的,是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即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七七事变以前就已经做出重大调整,“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很多方面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是一致的。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也多次说过,“咸愿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拥护蒋委员长,拥护国民政府”。从实际领导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则共同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后来虽然由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政策的错误和自身的腐败,这种政治领导作用明显下降,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越来越大,但谁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自始至终对它领导的地区具有政治领导作用。国共两党在实际上谁也管不了谁,而是各自领导自己的党、区域和军队进行抗战。实际上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从抗日战争中国是战争的一方来说,或者从中国战场是一个统一的战场来说,抗日战争毫无疑问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领导的。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提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细细推究起来,这个提法也是值得斟酌的。因为“中流砥柱”是一个文学语言,并不是含义明确的科学界定。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那么国民党是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是一个还是两个或多个?如果认为中流砥柱只有一个,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就会垮掉,抗战就不会胜利,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即使没有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也会领导中国抗战的,最后也会取得胜利的。因此,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应该承认国民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为它在抗日战争中也是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如果只讲一个,而不讲另外一个,就显得不够客观,不容易让人信服。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确实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发表了抗日宣言,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左”倾错误统治时期,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反“围剿”战争,首先起来抗日的并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是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因此,说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理由就不是很充分。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实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但很难说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因为国民党并没有接受、也不可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敌后战场的战略指导确实是正确的,但不能说“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因为国民党并没有接受共产党的战略指导。如果真的接受了共产党的战略指导,就不会损失那么惨重。
长期以来,很多抗日战争史著作都说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敌后军民成为抗战的主力军。但有的学者如北京大学的罗荣渠等认为,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主战场。说敌后战场从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主要是根据当时公布的国共两党分别抗击日军的比例数字。但我认为,当时公布的那些比例数字是值得推敲的。说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主战场的根据,是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始终是对着正面战场的。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虽然加强了对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清剿”,但其主要军事目标还是为了摧毁国民政府。发动豫湘桂战役以后,日军运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就更成为主要的了。我认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战场,都是中国战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做出令人信服的统计以前,如实地反映出两个战场的贡献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非要将两个战场分出主次不可。如果一定要分出个主次,那就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材料。
简述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及其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如梁方仲、李文治等。(岸本美绪、刘光临、林满红)
明朝初期实行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后来,因为纸钞贬值,民间货币结算大量采用白银。明英宗时,政府承认白银为合法货币。隆庆开关之后,西方国家向中国购买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均以白银结算。中国本为白银稀缺国,但由于国际贸易,使得大量产自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涌入中国。随着明清赋税制度的改革(如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白银成为了征收的货币税金。因此,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现象。(注意价格革命余波对中国的影响)
白银货币化对明清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提高了结算效率,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第二,形成了以白银为结算方式的世界贸易体系,而这个体系的中心是中国。第三,冲击了原有的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使中国确立了银本位制度的货币体系。这个体系直至民国时的法币改革才结束。第四,推动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白银结算成为了纳税方式。第五,由于大量白银涌入国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第六,中国使用的白银货币以银两为单位,而西方国家以银元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货币混乱,直至民国时期的废两改元才消除。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对于明清时代以及后来的民国时代都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是由于实行金银本位货币制度体系所造成的。白银货币化对于中国的利弊究竟如何,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简述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金以林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是其杰出代表。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是指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在北伐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就出现了裂痕。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派之间就出现了斗争。蒋介石掌军权,汪精卫掌政权,胡汉民掌党权并由李宗仁和白崇禧作为军事支撑。在迁都之争、宁汉合流等一系列的斗争之后,蒋介石取得了党内大权。后来,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矛盾重重。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取得了表面上的统一。然而,国民党内部仍然是派系林立,出现了CC系、政经系等一系列政治派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国民党退守台湾。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国民党的组成十分复杂。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部分合并而成。国民党又是由同盟会和其他几个党派合并而成。此外,民国的官僚由清末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三部分组成。因此,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难以统一。其次,按照马克斯·韦伯的威妥卡玛理论,国民政府没有从一个魅力型政府转变为一个法理型政府。孙中山是一个魅力型领袖,但去世之前并没有确立一套权力继承体制。因此,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分配出现了严重问题。再次,国民党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孙中山确立了三民主义指导思想军政、训政、宪政的政权过渡路线。但是,孙中山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解释,使得其成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最后,帮会习气和古代帝王心术的影响。同盟会在成立和革命的过程中,依靠了帮会的力量。因此,在同盟会中有着严重的帮会习气。此外,古代帝王心术中有着利用党争实现权力制衡,以保持君主最高权力的制衡之术。这一点在蒋介石身上最为明显。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垮台有着重要影响。第一,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加剧了政治腐败。第二,造成了地方割据,为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日军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三,军队的派系斗争加剧了军队的内耗,并多次贻误战机,使得国民党军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遭受了重大损失,并导致了其退守台湾。第四,派系斗争阻碍了国民党自身的完善和中国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今日也有着重大意义。
14略论清末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桑兵、金冲及等。
清末时期的改良主要是指清末新政,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之后而实行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同盟会成立,革命党的力量开始壮大。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绅商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力量,对原有的社会基层体系有一定的冲击。革命派的支持者和成员许多出于民族资产阶级。与此同时,新型知识分子出现。他们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为革命造势,有些人还参加了革命。清末新政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在军事上,编练新军。在传统知识分子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的过程中,一部分知识分子进入新军。这些人对于现状不满,后来成为了革命的主要力量。在政治上,改革官制,推行地方自治,预备立宪。这使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湘淮集团崛起,开始形成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东南互保标志着这种状况达到高峰。在清末新政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开始加强中央集权,着手收回地方督抚手中的权力。这使得地方上没有强有力的地方督抚。而在政府中,也缺乏强有力的领袖。慈禧太后去世之后,近五十年的威权模式瓦解,而摄政王载沣没有能力维持各派系之间的权力平衡。因此,形成了“内外皆轻”的政治局面,缺乏前有的政府,给革命以可乘之机。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之后,朝廷建立了“皇族内阁”,使得朝廷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在文化上,废科举,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使得传统知识分子失去了上升通道。与此同时,学堂培养出来的新式知识分子也不能完全被社会所吸纳。朝廷失去了士心。此外,社会存在着普遍不满。乾隆后期,清朝的内部危机就开始暴露了出来。嘉庆、道光时期,问题更加严重。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清末新政时,清廷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一方面要支付赔款,另一方面要为改革筹款,因此要向下面加派。在征收过程中,各级官吏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因此,政府失去了民心。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反而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这使得清廷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革命党人进行了萍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武昌起义断送了清王朝。
改良为何被革命取代,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与清末新政同时期的,还有沙皇俄国的斯托雷平改革。这二者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点,并有着相同的结局。二者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现在的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15试比较近现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而且日本都占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并且都是从东北首先发动攻击。
(2)不同点。
甲午战争中,中国当时的舰队其实不比日本差,但因为陆军太过软弱无能,政治又比较腐败 ,导致陆地上防线全面崩溃。北洋舰队又没有抓住时机击败日本海军,导致陆地失守后被海陆夹击。抗日战争则完全没有任何海上的较量,中国的舰队最多只能充当内陆河的运输和辅助防守。
甲午战争日本的目的并只是想要一块更大的发展空间——东北。而抗日战争日本则是先占了东北,以此为基地占领全中国最后占领全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甲午战争时中国有一个完整的中央政府来统领战争。抗日战争则表面统一,内部完全分裂的。中央有南京国民政府,靠近北面和西面有军阀,而中共也是独立指挥的,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基本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甲午战争日本的作战对象只有朝鲜,中国和俄罗斯,世界其他国家也只是施加政治压力,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抗日战争中,美国和苏俄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导致日军的海军大部分在与美军作战。
甲午日本胜利了,抗日战争中则失败了。
甲午战争日本是完全依靠军事上的进攻,没有任何政治手段。而抗日战争中,日军单靠军事上的进攻是完全不足以打垮国民政府的,所以建立了许多的伪政权来维持统治,并吸收了许多战斗力比较差的伪军来辅助进攻和防守。
16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答案要点。
(1)在鸦片战争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称,仍然坚持历代传下来的朝贡体制。即周围小国向中国朝觐,中国对其进行封赐的大国对藩属的外交习惯。
(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势力侵入中国,为了同外国势力打交道,清政府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总理衙门下属: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司务厅,清檔房,京师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等。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传统对外关系的终结和近代对外关系的确立,同时也是“扶夷”、“合纵连横”外交方针的体现。
(3)随着对外接触,清政府逐渐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还遣使游历各国以及遣公使驻守各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派遣公使常驻北京,以便对清政府施加影响。此后他们经常敦促清政府派遣使节出洋,将中国也纳入资本主义体系。1858年天津谈判中,英国公使额尔金就向清政府代表建议,希望清政府派遣使节住在英国。赫德在1861年到北京后更是经常的劝说总理衙门实现向外派驻使节,中国开始向各国派遣常驻公使。
(4)参与国际组织。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进行的一些国际性会议有时也会邀请中国参加。根据总理衙门的说法,在同治年间,清政府受邀参加的国际性会议有法国聚珍大会、美国百年庆会、奥国赛奇会等。20世纪以后,国际组织的作用更是增强,中国就加入了国联等组织,二战后则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之一。
(5)参加国际会议,通过国际会议用国际法夺回自己的主权。如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试图在会议上夺回日本占有的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省;1921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在美国调停下,夺回山东的一部分权利。
17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一、政治反动说: 1927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 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腐败说: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
四、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8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中国文化思想界20世纪30年代初就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以解决中国革命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导致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此次论战开始于1930年,延续了几年时间。论战一方以王学文、潘东周、刘梦云(张闻天)、李一氓、吴黎平(吴亮平)、杜鲁人(何干之)等为代表,因主要在《新思潮》杂志发表文章,故名“新思潮派”。另一方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以严灵峰、任曙等为代表,因文章多登于《动力》杂志,故名“动力派”;另一部分以陶希圣、周佛海等为代表,因文章多发表于《新生命》月刊,故名“新生命派”。
论战的焦点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思潮派”认为,帝国主义入侵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维护着封建生产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动力派”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封建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新生命派”同样是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论战的结果,更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潮派”的观点。这对革命者检讨革命失败的原因,明确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之后,1932~1933年期间,又开展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的问题主要有三: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②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③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没落的过程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否与人类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相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
进步的历史学家以具有创见的论著对这场争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郭沫若在研究大量卜辞金石文字等文献和考古学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肯定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春秋到鸦片战争是封建制时代。吕振羽撰写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对殷代的奴隶制社会及其以前的原始社会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肯定秦汉以后是封建制时代,鸦片战争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问题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直到80年代,历史学界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性质已迥然不同,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和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的政治论战紧密交织在一起的;80年代则是从学术上进行科学的研讨。
2.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个著名的文学团体,并择一作简要的介绍。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郑振择、沈雁冰、周作人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文学团体。该会刊物是《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是现实主义流派,认为文学是一种工作,是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要反映人生,指导人生。
(2)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的留学生郭沫若、郁达夫等成立的文学团体。他们属浪漫主义流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功利主义,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感。
(3)沉钟社。主要作家有冯至、林如稷、陈翔鹤、杨晦等。鸳鸯蝴蝶派作家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社会影响,他们先后办有《小说月刊》、《民权素》、《小说丛报》、《礼拜六》、《红杂志)}等,其中以《礼拜六》发行时间长而又影响大。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陈蝶仙、李卓呆、程小青、范烟桥、张恨水等。
19简述三十年代关于西化问题的讨论。
三十年代初期,是封建复古主义大泛滥的时代。1932年,蒋介石浑王阳明的“致良知”和大学之道为一体,大肆宣扬“力行哲学”。中小学必修课加入读经。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通过了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的决议。同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了“新生活运动”,宣扬礼义廉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十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引起了胡适、陈序经等人的全盘西化论。
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则对十教授的宣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处处都保持旧有种种罪孽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借西方文化的清新空气改造中国文化,中国才有希望。而且中国文化根本不如西洋文化优美,也不合于现代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全盘西化。他们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各方面密不可分,因此只能全盘西化。
他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缺陷、这对民族的虚荣心和骄傲心是一沉重打击,但它走向了极端,成了彻头彻尾的民族虚无主义哲学,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民族的自卑心和奴性,他们不懂得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在于根据民族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创造。实际上,文化的整体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的表层与深层,软核与内核之间不是绝对不可分的。如同人类的生活具有共同性一样,人类文化也有共同性,这些共同性的东西可以直接为我所用,至于各民族的特殊的文化,也可以根据本民族的需要进行再创造,但不必生搬硬仿。可见,文化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并不影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取舍。
同时,全盘西化也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它受到了诸多人的责难,同时在实践上与理论上也陷入了矛盾。全盘西化论打击民族的虚荣心和虚骄心,敢于直揭民族的伤疤,这是有益的。但由于愤激于民族文化的情性和暮气而趋向于对外国文化的生吞活剥,在民族文化有着重大的消极作用。
20 近年李鸿章研究及其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李鸿章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负面评价
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后人也多对此诟病。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